盛国荣教授用来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经验方"资肾益气汤"
盛国荣教授,汉族,1913年11月25日生于【福建省】南安县诗山村,其祖辈世代业医,自幼耳闻目濡,13岁起攻读《内经》《难经》《伤寒论》《神农本草经》《脉经》等经典著作,1946年悬壶于【厦门市】,并得到陆渊雷、章次公等名医指点,1947年考取【中央考试院】行医执照,1979年任【福建中医学会】副会长、《中国大百科全书?内科》编委、【全国高等院校中医专业编审】委员、历任【福建省】和【厦门市】人民代表、政协委员、省人大常委、全国第五、六届政协委员。现任【福建中医学院】教授、【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】名誉校长、兼职教授、【香港中医诊疗院】名誉院长、【厦门国际中医培训中心】客座教授、【厦门苏颂学术研究会】会长。
方药:
生晒参10克(药汤炖),黄耆30克,车前子20克,茯苓皮30克,杜仲20克,地骨皮15克,泽泻15克。
主治:
慢性肾炎,神疲倦怠、腰酸腿软、四肢轻度浮肿、小便短赤、大便时溏时秘、口干而喜饮、舌质淡有齿痕、脉沉细等。
用法:
日一剂,文火久煎,分温服。
加减:
脾虚气滞、全身浮肿明显者,加川花椒10克、生姜皮3片、另以玉米须60克、水3大碗先煎,去渣将汤分2次煎上药。
肾虚水泛、面浮身肿,按之没指,乃肾阳不化,加肉桂3克、漂川附子10克、破故纸8克、桑螵蛸8克。
瘀血阻络、水肿久留、面色暗滞、舌质紫暗者,加生蒲黄10克、五灵脂10克、红花5克、益母草10克。
脾虚失运、食欲不振、脘腹胀满、舌淡苔白腻者,加白朮15克、砂仁10克、陈皮10克。
肾衰水泛、头目眩晕、恶心呕吐者,加吴茱萸8克、半夏8克、陈皮8克、代赭石20克。
若出现尿毒症者,可配合〔宁元散〕。
如血压升高、头晕脑胀、手指蠕动、面色潮红、舌干咽噪、烦燥不眠,属于阴虚阳亢者,加夏枯草15克、炒枣仁30克、龟板20克、地龙干20克、天麻10克。
如邪毒内闭,用〔安宫牛黄丸〕,每日服一粒,日服2次,羚羊角尖磨温开水,每日服2克,日服2-3次。
中医治疗慢性肾炎,因症状不同治法亦异,主要以辨证论治,随症加减,因势利寻,急则治标,缓则治本,或标本兼治。善后可用〔安肾汤〕以资巩固。
出处:
盛国荣 教授
Tags : 玉米 , 用法 , 克 , 开水 , 药 , 尿毒症 , 天麻 , 陈皮 , 小便 , 益母草 , 花椒 , 瘀血 , 生姜 , 眩晕 , 皮 , 中医 , 福建 , 血压 , 腹胀 , 头晕 , 名医 , 茱萸 , 牛黄 , 肾炎 , 肾 , 伤寒论 , 方 , 汤 , 舌 , 内科 , 杜仲 , 红花 , 症状 , 治法 , 出处 , 大便 , 教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