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太和医室治疗糖尿病消渴症的验方
很多消渴病人,久施养阴清燥套药套方罔效。细审其证,并无阴虚之象,虽见口渴无舌红少津,反多舌淡齿痕、苔滑之象。且每多阳衰诸症,其口渴者乃因肾阳虚衰,气不化津,津不上达所致;有降无升,故小便清长;脾不散精,精微不布,随小便排出,故多食善饥。
方药:
附子20g,茯苓50g,白芍100g,白术50g,干姜20g,桂枝50g,麻黄20g。
制法:
水煎服
用法:
每日一剂,分服两次。
主治:
糖尿病,消渴症
方义:
方用大辛大热之附子,温肾助阳化气;茯苓、白术健脾渗湿,白芍敛阴和阳,生姜味辛性温,既可协附子温肾化气,又能助苓术健脾和中,共奏温和化气之功。对于阳虚而阴竭者,需配人参,气阴双补,乃克有济。配伍适宜,效果方佳,神而明之,存乎于人。
出处:
《太和医案选》
Tags : 药 , 白术 , 小便 , 茯苓 , 生姜 , 人参 , 糖尿病 , 肾 , 病人 , 附子 , 方 , 舌 , 出处 , 枝 , 苓术健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