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加减一贯煎治愈肝火犯胃型胃、十二指肠溃疡的方法
配方:
北沙参、麦冬、生地各12克,石斛15克,川楝子、元胡各9克,枸杞子12克。
加减:
吞酸,加海螵蛸12克,吴茱萸1克,黄连5克;
有灼热感,加黄连5克,栀子9克;
嗳气,加旋覆花、赭石、清半夏各9克;
痛串两胁,加柴胡、青皮各5克;
大便燥,壮人加大黄、元明粉;
虚人加火麻仁12克或郁李仁9克;
大便潜血,加地榆炭12克,阿胶10克或加五倍子、降香、乌药各9克,三七、白芨各3克(均冲服);
气滞痞满,加砂仁5克,乌药9克;
痛如针刺,加五灵脂、蒲黄各9克;
痛不止,加杭白芍12克,甘草5克。
用法:
水煎服,每日1剂,日服2次。
功用:
滋养胃阴、补肾柔肝。
主治:
胃、十二指肠溃疡(肝火犯胃型)
症见空腹时疼痛较重,胃有灼热感、口干、嘈杂、吞酸、纳少、手足烦热、大便燥,舌质红,脉细数。
方解:
溃疡病由于热伤胃阴者占绝大多数,故此方应用比较广泛。一贯煎为清。魏玉璜得意之方,原有当归,惟当归性温,对阴虚有热者不宜,故去之。加元胡、石斛以增加育阴止痛之力。方用北沙参、麦冬、生地、石斛阴柔濡润、生胃阴而增加胃液,胃液充足则溃疡面可受到保护。川楝子、元胡行气柔肝以止痛;枸杞子滋肾水以涵濡肝木,则肝火渐熄而痛可止。共奏滋养胃阴、补肾柔肝之功。
出处:
王季儒,《肘后积余集》
Tags : 枸杞 , 用法 , 克 , 药 , 当归 , 溃疡 , 川楝子 , 北沙参 , 止痛 , 配方 , 肝 , 皮 , 黄连 , 栀子 , 胃 , 乌药 , 茱萸 , 肾 , 石斛 , 方 , 舌 , 加 , 出处 , 血 , 大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