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方“除风清脾饮”对治疗沙眼疗效流传至今
〔方料〕
陈皮10克,连翘10克,防风8克,知母10克,玄明粉(冲服)12克,黄芩10克,玄参10克,黄连10克,荆芥6克,大黄10克,桔梗10克,生地黄10克。
〔加减〕
痒甚者,酌加苦参、地肤子、苍术;
睑内红赤较甚者,酌加赤芍、丹皮、紫草;
白睛红赤者,加桑白皮、地骨皮;
泪多者,加菊花、蔓荆子、刺蒺藜。
〔制法〕
上面药材加水适量煎煮药汤,每剂煎2次,药汤混合后分2份。
〔用法〕
每日一剂。早晚饭前各温服1次。
〔功用〕
散风清脾,祛湿。
〔主治〕
沙眼,疮,白睛及险内红赤,睑内黄白色颗粒累累,胞肿,眵泪胶粘,痒痛难开。
现常用治眼睑皮肤炎、眼部带状疱疹、沙眼、结膜滤泡症等见上述指征者。
〔疗效〕
〔方解〕
方中黄连、连翘、玄参、知母清脾泻热;元明粉、大黄通腑泻脾胃积热;荆芥、防风疏散风邪燥湿;桔梗、陈皮理气;生地配大黄凉血活血消瘀;黄芩请肺胃热凉血。诸药合用,共奏清脾泄热,祛风燥湿之功。
〔验案〕
〔出处〕
《审视瑶函》
Tags : 用法 , 药 , 玄参 , 带状 , 药汤 , 桔梗 , 陈皮 , 皮肤 , 疗效 , 脾胃 , 防风 , 荆芥 , 皮 , 紫草 , 黄连 , 胃 , 风燥 , 药材 , 眼睑 , 方 , 汤 , 菊花 , 出处 , 血 , 白睛 , 沙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