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慢性肝炎活动期或单转氨酶增高用“草河车汤”快速有效
方药:
草河车30克,青皮12克,苏木6克
加减:
热毒较甚,将草河车更为凤尾草30克;
大便溏者,减草河车加贯众30克;
有黄疸者加茵陈15克、栀子10克;
在肝硬化早期可加山楂30克;
腹水较明显加郁金15克、槟榔30克;
伴见脾胃虚弱加茯苓15克、白术12克、党参12克。
用法:
水煎服,1日1剂,分2次服。
功效:
清热活血,舒肝止痛
主治:
肝经郁热,两胁胀痛,心烦急躁,舌红苔黄,脉象弦数等。
本方适用于现代医学所诊断的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活动期,或单项转氨酶增高。
临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明显而肯定。
方解:
胁痛是肝病的主要症状之一,正如《灵枢·五邪篇》所说:“邪在肝,则两胁中痛。”临床引起肝之为病的原因很多,笔者根据《素问》“肝喜条达,又主藏血”及“肝热病者,……胁满痛,手足躁,不得安卧”等论述,并从长期临床实践中体会到,肝病发生的最主要病机是气不调达、血不和畅及肝经郁热。因此治疗当以清热解毒,理气活血为组方原则。
草河车汤就是本着这一原则而组成的。目前急、慢性肝炎在我国发病率较高,治疗的药物亦很多,但能够较好的起到预防、治疗及防止复发作用的药物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掘。在此方面,中医药有着较强的优势。草河车经临床验证,对改善肝功能、降低转氨酶,控制临床症状均有较好的作用。
方中药物虽简单,但配伍严密,用量讲究。草河车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是为主药,用量亦重,常用30克。青皮辛散温通,苦泄下气,入肝胆经,可疏肝破气,清泄止痛,又防草河车苦凉太过。苏木入肝经,活血祛瘀,通经止痛。《本草纲目》云:“苏木乃三阴经血分药,少用则和血,多用则破血”故在方中以用6克为宜。
疗效:
本方药简便廉,用之灵验。临床可连续服药2—4个月,无不良反应。对于肝功能不正常患者,不管有否临床症状,均有疗效。
出处:
网络献方,未注明献方人
Tags : 用法 , 服药 , 用量 , 患者 , 药 , 白术 , 组方 , 疗效 , 医学 , 作用 , 脾胃 , 止痛 , 肝 , 消肿 , 皮 , 山楂 , 复发 , 功效 , 药物 , 栀子 , 肝硬化 , 肝炎 , 肝胆 , 方 , 汤 , 舌 , 心烦 , 槟榔 , 临床 , 黄疸 , 增高 , 症状 , 出处 , 中医药 , 血 , 苏木 , 草河车 , 转氨酶 , 肝经郁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