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轰动中医药界的治疗会头晕阴虚阳亢证高血压近代新方“天麻钩藤饮”
1956年,中医学界却出了一件大事。这件事,足以被载入高血压治疗的史册,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。中医治疗高血压,从那时起有了一件新的武器。
这武器,就是一张著名的中医方剂——天麻钩藤饮。该方在1956年,被刊载于《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》中。其作者,为著名医家胡光慈。
天麻钩藤饮到底有多么重要呢?看官如果翻开中医方剂学的著作,其中的治风剂里面,往往有天麻钩藤饮的影子。和它并列的其他方剂,往往都是古方。一张当世之方和古方并而列之,作为经典为人研习所用,足见其地位了。自从它问世的那天起,中医临床就以大量的实践反复证明,这天麻钩藤饮对于高血压确有良效,已成为治疗高血压的一张常用主方。
〔配方〕
天麻9g、钩藤12g、黄芩9g、茯苓9g、山栀9g、杜仲9g、夜交藤9g、川牛膝12g、桑寄生9g、杜仲9g、石决明18g、益母草9g。
〔加减〕
血瘀明显的患者另加丹参;
火盛的患者另加龙胆草;
便秘的患者另加芒硝、大黄。
〔制法〕
上面药方配好后,加水煎煮,每剂煎2次,药汤混合后分成2份。
〔用法〕
早晚各温热分服1次。每日一剂。
〔功用〕
有平肝熄风,清热活血,补益肝肾之功效
〔主治〕
治疗高血压、急性脑血管病、内耳性眩晕等属于阴虚阳亢者等。
〔疗效〕
河南中医药大学,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阴虚阳亢证高血压患者,临床表现为阴液亏虚,阳失制约而偏亢,以烦躁失眠、头晕目眩、潮热口干、颧红、盗汗、舌红少津、脉细数等为常见证候。服用上方12天后,有效率为96.67%(显效38例,有效20例,无效2例)。研究结果刊载于下方《出处》的杂志中。
〔方解〕
天麻钩藤汤是针对阴虚阳亢证高血压的平肝熄风代表方,其缓解该证导致的头痛、眩晕、失眠等症状的效果值得信赖。方剂中用以平肝熄风的君药为天麻、石决明与钩藤;另外,黄芩、山栀清热泻火,可用来消除肝经之热;牛膝具有引血下行的功效,搭配茯苓、夜交藤可起到很好的安神效果;益母草可活血补血,桑寄生与杜仲可益补肝肾;诸药配伍,有补有泻,兼治标本,具有显著的平肝熄风、清热泻火、活血补肾的疗效。
〔验案〕
〔出处〕
《中国老年学杂志》2017年第4期第851-853页
Tags : 用法 , 患者 , 药 , 丹参 , 血瘀 , 天麻 , 剂 , 疗效 , 益母草 , 配方 , 肝 , 眩晕 , 失眠 , 治疗 , 中医 , 功效 , 便秘 , 寄生 , 方剂 , 有效率 , 高血压 , 肾 , 汗 , 方 , 汤 , 舌 , 内科 , 临床 , 杜仲 , 安神 , 症状 , 出处 , 中医药 , 血 , 药方 , 平肝熄风